藉創造故事來創造台灣觀光的契機

社論-藉創造故事來創造台灣觀光的契機:

'via Blog this'

台灣長期以來只重視商品出口的思維必須改變。她認為服務的出口,特別是觀光服務的出口具有極大的產業帶動效果,包括旅館、餐飲、文創等產業都將受惠,如此非但可以創造就可觀的就業機會,也有助於改善貧富差距。

事實上,這些年來籲請政府改善觀光業基礎建設的呼聲從未停止,只是政府決策高層還是難以改變傳統觀念,總認為製造業、營造業才是經濟的火車頭,總認為半導體、面板等商品才是維繫出口動能的關鍵,而忽略了服務也可以出口這項事實。

 商品可以出口不難理解,但是服務如何輸出?成衣、電腦、水果可以透過飛機及船舶運到國外銷售,為台灣賺取外匯,但阿里山、日月潭的美景怎麼運到國外?若不能運到國外,如何創造服務的輸出而賺取外匯?

 其實,這個問題可以反過來思考。阿里山、日月潭無法運到國外,但外國人卻可以搭機來台,當他們來台灣觀光、住宿、餐飲、買茶,享受了台灣所提供的服務,這就是台灣對他們的服務輸出,服務輸出同樣也可以賺取可觀的外匯收入。

歐洲近年雖深陷債務危機,但絡繹於途的外來觀光客依然為他們賺進可觀的外匯。西班牙去年的觀光收入就高達530億美元,法國也有462億美元,義大利則為388億美元。另外,亞洲的中國旅遊收入去年高達460億美元,香港221億美元,泰國近200億美元,日本、新加坡及南韓也都有逾百億美元的收入;台灣則僅86億美元,這個收入與台灣所擁有的自然環境及歷史文化優勢,極不相稱。

我們認為,近年馬政府在促進觀光產業上確實邁出了重要的一步,觀光產業也確實為台灣的商業及就業市場挹注了可觀的成長動能。然而以台灣豐富的歷史文化與自然景觀,實不應在亞洲四小龍敬陪末座,如今之所以落後日、韓、港、星,除了觀光基礎建設不足、許多觀光景點與周邊景觀不協調這兩項因素之外,政府從未有計畫、有步驟地藉由歷史文化故事來行銷台灣,應該是更重要的原因。

 台灣近百年先後受荷蘭、西班牙、日本的統治,在全球冷戰的歲月裡,兩岸和戰更是舉世矚目的焦點,這些歷史故事、古跡文物不少,百年的滄桑足以轉化為動人的故事,而成為令人佇足的地方。政府若能有計畫地為台灣創造故事並改善基礎建設,觀光服務的輸出必將讓台灣經濟邁入一個全新的成長里程。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旅行決策行為模式

台鐵舊山線規劃鐵道自行車、小火車復駛 估114年正式營運

年假到花蓮 看Q版紅面鴨、藍虎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