恆春半島


春半島位於台灣本島的最南端,此地東望太平洋,西瀕台灣海峽,南對巴士海峽,北邊則為陸地延伸。

恆春半島的形成,可溯至距今兩千三百萬至五百三十餘萬年前、地質年代早期的中新世(Miocene),原為南中國海北側的大陸斜坡,大約在中新世晚期,因來自陸地的沉積物逐漸堆積形成陸棚三角洲。到了上新世(Pliocene,距今五百三十餘萬至一百八十餘萬年)與更新世(Pleistocene,距今一百八十餘萬至一萬餘年前),因南中國海所在歐亞陸板塊前緣往菲律賓海板塊下傾,造成兩板塊聚合之際的「隱沒帶」、其前緣的岩體受擠壓而逐漸增高,當岩體升出水面後,在周圍海域開始形成珊瑚礁,其後珊瑚礁又被抬升形成珊瑚礁階地;如此即構成恆春半島海岸的基本地質結構。


恆春半島的海岸地形,大略可以東岸屏東縣滿州鄉的出風鼻為分野,出風鼻以上多為沙灘、沙丘等平直地形,出風鼻以下到西岸的楓港,則是珊瑚礁發達地區。海岸依地理位置可切分為三:楓港至貓鼻頭、貓鼻頭至鵝鑾鼻、鵝鑾鼻至九棚。
楓港為一沖積三角洲,沿岸海階地形(地殼或海洋變動形成與海岸平行發育的階地)發達,由楓港往南至海口,海岸地質表層為珊瑚礁,其下以砂頁岩與泥頁岩為主。海口到保力溪出海口沙灘綿延。保力溪口因沿岸海流漂移的堆積作用,形成沿岸發育的沙洲地形(沙嘴)。當冬季溪流量小,沿海漂沙堆積形成沙堤封閉入海口;夏季溪流量大,河水沖破沙堤始得入海,這種獨特的地理現象稱之為「沒口溪」。後灣及白砂灣,有珊瑚、貝殼等較大碎屑形成的沙灘。後灣是恆春半島西岸連續珊瑚礁的北界,往上是綿延的沙灘,往下則是珊瑚礁地形,其中以萬里桐到山海一帶的海岸生態景觀最具代表。

介於貓鼻頭與鵝鑾鼻之間的南灣,陸域組成為珊瑚礁石灰岩台地,由陸域向海岸延伸的地形高度依次遞降,分為公園地形面(海拔約三百公尺,為本區地質年代最古老台地)、籠仔埔地形面(海拔約一百至一百六十公尺,地質為更新世珊瑚礁石灰岩)、埔頂地形面(海拔約七十至八十公尺,珊瑚礁上有紅土層覆蓋)及墾丁地形面(海拔十至二十公尺,向海面延伸)四種。


貓鼻頭為台灣海峽與巴士海峽分界,此地長期受海浪侵蝕等作用力影響,呈現海蝕平台、海蝕溝、珊瑚礁壺穴等多樣奇特地形。往東由潭子灣至墾丁一帶海岸,主要由珊瑚及貝殼沙構成海灘。其間有大、小尖石山、青蛙石及船帆石等,或源自古代海底地殼碎塊、或原為陸地滾落海底的古代珊瑚礁石,這些地質上屬墾丁泥岩層所挾帶的外來岩塊,因岩性較周圍泥岩堅硬,經長期侵蝕或地殼作用後升出水面,成為獨立的珊瑚礁岩體。此區最右的鵝鑾鼻,為一由海底隆起的珊瑚礁台地,區域內的鵝鑾鼻公園,周圍有裙礁(與海岸相連並向海面延伸的珊瑚礁台)環繞,海岸同樣呈現出多樣海蝕地形風貌。


鵝鑾鼻半島東岸地形,主要以孤立山峰、崩崖、隆起的珊瑚礁台地、裙礁、石灰岩洞等為特色。其中,表層為紅土覆蓋的珊瑚礁台地,下層的珊瑚礁因海蝕作用,經常產生凹陷坑洞,久之形成鐘乳岩洞。此外,由於珊瑚礁層底下為泥岩與頁岩層,一旦露出地表,結合當地地形風,即形成特殊的風吹沙現象。


龍坑一帶裙礁發達,隔陡坡、懸崖與海岸相鄰的珊瑚礁台地,因海蝕及營力作用崩落,形成直逼海岸的崩崖景觀。龍坑以北到風吹沙海域,有大型海底礁石及升出水表的獨立礁,地形頗富變化。風吹沙因地質構成為紅土與沙,經雨水及風力的長期沖刷侵蝕,形成與鄰近珊瑚礁岩海岸迥異的沙丘地形。佳樂水屬砂頁岩地層,因砂岩與頁岩硬度比不同,在長期受強風海浪吹蝕下,二者產生差別性侵蝕,發展出以風化砂岩及海蝕地形為主的地質,綿延近三公里的海岸,可見棋盤石、蜂窩岩等外觀奇特的岩體。出風鼻至九棚,珊瑚礁漸少,而以沙丘較常見,在單向盛行風的作用下,形成典型新月形沙丘海岸。


豐富多變的海岸儼如天然地質教室,區域內並有台灣首座國家公園——墾丁國家公園;渾然獨具的地理景觀,結合國家公園相關區域規畫,融休閒觀光、生態保育與環境教育於一身的恆春半島,每年總吸引無數人潮。
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台鐵舊山線規劃鐵道自行車、小火車復駛 估114年正式營運

【秘境農場工作假期】享受秘境一泊三食四體驗遊綠博(3/28-6/30)

《陸客自由行》認識金門 現地活教材 新完工的歷史博物館位於一片綠野空地上,遠處的防風林,映照一旁的金沙水庫,景色宜人。